《初音未来:歌姬计划》:得到了“心”的机器人 能否永远地歌唱?
近日,节拍游戏《初音未来 歌姬计划MEGA 39’s PLUS》移植PC端,时隔13年,再次来到了国内玩家较为普及的游戏平台上。正如本作冗长的标题词缀一样,游戏本体亦经历了漫长的移植,作为初音十周年的纪念作,游戏的无印版《Future Tone/DX》于2017年发售在PS4平台上,时隔三年,进而移植NS。
39就是初音Hatsune的谐音
游戏登录PC,是一次迟来的遗憾,毕竟距离十周年已经过去了五年之久,这款五年前的老游戏,亦不免成为玩家吐槽的对象,古旧的画面加上过气的移植曲库,“骗钱”之嫌毫不掩饰。然而,游戏却依旧砍下了88%的好评率,可谓是“骂完别忘记买”,对Miku的喜爱让粉丝们实在批评不出口。
多平台移植 难度飙升
实际上,重制版在PC上能够受到好评,亦有深层次的原因,Vocaloid+的IP面向市场在亚洲,当然主要也就是日本本土和国内粉丝,国内二次元爱好者的人口基数较大,而初音更是其中知名度数一数二的虚拟人物,围绕初音未来的改编游戏在日本以街机、主机展开,而国内玩家更多接触的反而是PC,所以对于更多Steam上的潜在消费者来说,移植版依旧是全新的体验。当然,这也是发布PC版的初衷。从Steam商店页面的互动比例来看,中文用户至少贡献了30%的总销量。
PSP平台上的最后一作
《歌姬计划》系列诞生于索尼的传奇掌机PSP,在其生涯周期内大量的盗版破解市场奠定了本作国内的群众基础,发售了系列的初代和二代和资料片,在跳过了PS4版和街机版两作之后,《MEGA 39’s》的NS版和Steam版反而成为了暌违多年的重逢,这点在国内《怪物猎人:世界》的爆火中也不难看出,PSP经典IP在国内PC玩家身上的号召力。
另外,游戏的玩法上其实也比较适合PC键盘的操作,因为本作从PS4版本开始就套用了街机平台的关卡谱面,而街机版本的歌姬计划机台是这样的:
与主机的十字键布局完全无关 更接近于键盘
这也就意味着,依靠两个大拇指的手柄布局很难满足实际的操作需求,PC版的双手八向键位更支持复数按键同时输入的指令。因此,最终PC版也出现了第五难度“Extreme +”,对应标题中的词缀“PLUS”,在本就“惨绝人寰”的谱面设计中更加入了双手交替连打的读谱需求。移植版的难度上限非常恐怖。
看谱还是看舞,是一个大问题
说到这里,就不得不提到游戏的下落式变种,音符会以飞行道具的形式进入画面,但判定线并不固定,每个音符拍都有自己预设的落点,玩家需要在落点重合时输入相应的键位,当不同的音符成组下落,非常考验玩家的瞬时记忆能力。同时,不规则的音符轨道也让读谱难度大大提升,更依赖玩家的背诵记忆。
节拍点取决于歌词演唱,输入中断,Miku的唱词也会打断,比起其他音游的演奏感更注重旋律和打击,《歌姬计划》则更像是在演唱歌曲,或者说,像在为演唱者打Call。
蹭蹭涨分让人舍不得松手
另外,即使是在较低难度的曲谱上,一样设计给玩家挑战自我的空间,游戏中的长摁音符可以几乎无限久地摁下,不断积攒得分,最后达到六至十倍单键的收益。当然,在这期间,相应键位的手指就分身乏术了,直到这个键位下次再出现在谱面上,玩家不得不抬起手指再次输入。一些歌曲的难度考点就在于大量需要保持摁压的音符,束缚住玩家空闲的手指,强迫分配任务到非惯用手的一侧,设计上充分运用到了双手交叉控制4个键位的硬件特性,PC版移植方便玩家充分挑战这个系统,也可以说是体验本作的最佳版本。
系列的里程碑 或是纪念碑
脍炙人口的选曲是很多人接触音游的主要原因,能够以V家历史上传说曲全收录为卖点的《歌姬计划》亦是其在同类游戏中出圈的核心竞争力。PC版共收录170首+DLC 73首曲目,缺少了2020年NS版发售后的新歌是一大诟病之处,但能够听到记忆中的歌声,以高清大屏的方式重温,依然成为粉丝们边骂边买的动力。PC版结合了街机平台上《Future Tone》的3D渲染风格,可选家用机原版的MEGA 39’s的动画风格两种表现模式,加之400多个可替换造型和扮相,其中包括许多知名的手办配装。世嘉将现有的素材统统塞进了移植版内,仿佛是为《歌姬计划》做出一个完整的总结,又不免让人感到一丝的不安。
众所周知,世嘉在全球疫情肆虐之后,做出了一个“违背祖宗”的决定,就是将旗下世嘉飒美的街机业务打包出售,宣布退出经营游艺行业,专注于新的市场和领域。在一段时间内,街机游戏的开发继续维持,但长远来看,逐步退出也应该是计划之中。
巨头的黯然离场将会宣告一系列的游戏IP即将面临调整,其中就会包括《歌姬计划》。游戏不温不火的销量颓势尽显,不符合V家音乐品牌在ACG圈的号召力,被取缔优化并不奇怪。
另一方面《歌姬计划》的接班人也崭露头角,手机游戏《世界计划 彩色舞台 feat.初音未来》逐渐步入正轨,在移动端音游市场盘踞高位。游戏由世嘉与Craft Egg、Crypton Future Media联合开发,舞台演出的视觉部分继承了偶像少女系列的渲染风格。内容为V+旗下角色和BanGDream!虚拟偶像的穿越剧。标题中的feat.指的是助唱演员,虽然标题中清晰地露出了初音的名字,但沦为工具人的命运依旧让粉丝感到落寞。
SEGA机厅一号馆卸下招牌
在此背景下,无论是世嘉继续开发初音自己的独立音游,还是将《世界计划》的品牌延续下去,都不需要在移动市场上继续使用《歌姬计划》的名字,游戏的玩法更不适合触屏端的输入方式,也许本作就会成为系列的最后绝唱。
“心”之所在
初音未来的话题度相较几年前,经历了一波回暖,但从总体来看,还是不可避免地要走下坡路。Vocaloid本身是雅马哈推出的音乐制作软件,支持为歌曲demo预编合成人声,试听歌曲效果,而Miku就是第三方制作的可选人声方案。未曾想,这种机械感十足的电子合成音带来了奇特的魅力,拟人化形象的尝试更加强了传播性,让“虚拟偶像”这个概念来到玩家面前。
这套人声编译软件已经出到了第五代
Miku初来到互联网,几乎是一无所有的,如她的名字“最初的声音”,其实就连声音都不完全是自己的,因为需要音源歌手的逐字录入,再经由作曲人的剪辑调校,正是这种一如白纸的设定,激发了群体创作的热情,百变的初音可以胜任任意的人设,演唱各种各样的歌曲。这种群体创作虚拟人设的行为,其实和如今的“偶像”多有雷同,但每个参与者都清楚地知道,这一切都只能是一个善良的谎言,一个浪漫的“造人”计划。在众多设定的重叠之下,一个普遍被认可,而且官方也默认的概念出现了,初音会时不时强调自己并不是现实世界的人物,而是一个突然得到灵魂的新生命,而且成为了对现实世界充满好奇的虚拟歌姬。
而随着不断商业化的推进,其他带有人设的“虚拟偶像”们出现了。有的拥有了现实世界的配音演员、偶像艺人作为原型,有的则是带有丰富充足的背景故事,直到这几年的VTB热潮,所谓虚拟偶像的卖点完全变成了预定人设,以及背后那个专职扮演的真人演员。同样,围绕着“造人”的谎言,玩家心照不宣地保持着朦胧感。然而,谎言不被戳破的前提是它绝对不会骗到人,于是这些更“真实”的虚拟偶像,出现了信任危机。
很难说这两种“虚拟偶像”孰优孰劣,但是围绕在这些角色身上的创作没有白费,就像是《歌姬计划》、《世界计划》中收录的曲目一样,熟悉的歌声和舞蹈将会一直活跃在现实世界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