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游戏行业日趋成熟的创作者经济,《我的世界》正在迎流而上
创作者经济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时期,在这一阶段,直播、短视频、自媒体、播客等内容已稀松平常,且随着社群运营,内容消费,虚拟物品交易等变现方式的成熟,也吸引了更多人发现创作者经济的价值并投身其中。
(2021网易游戏520线上发布会海报)
在游戏领域,我们之前最熟悉的形式可能是直播和视频制作UP主,而游戏开发受限于较高的技术门槛和金钱成本,较难形成规模化的自由创作者。但在开发技术门槛逐步降低的今天,人人都能上手的开发平台正在渐渐兴起。与之相呼应的是,《我的世界》在网易游戏520线上发布会上,带来了开发者平台迭代与工具更新的新资讯,让我们看到了“创作者经济”在游戏领域继续发展壮大的一个绝佳案例。
内容创作的持续发展,需要精打细磨生态
创作平台的生态链究竟是如何作用于创作者的,从创作者经济的一些特点出发,我们或许能探寻到一些端倪。
总体说来,一个完善的创作者经济闭环,有三个必要基础:一是创作者本身,这也是创作者经济的核心;二是创作生态,主要包含平台和受众。三是具体变现模型,如帮助创造作品、结算收益的工具等。
(bilibili平台最具特色的鬼畜内容创作)
如何搭建一个平台?如何吸引众多的创造者进入自己的平台?在各类五花八门的内容平台兴起的当下,对很多游戏开发商来说,是一个不小的难题。《我的世界》作为以自由创造为特色的沙盒游戏,最特别之处即绝大多数的创造者是从玩家中诞生。而创造者的优质内容又吸引了更多的玩家以及外部创作者加入,由此形成生态的良好循环,促进创造者群体的逐渐壮大。
在受众层面,《我的世界》则更为直接:创造者并非服务于游戏官方,而是直通游戏本身的4亿+玩家,所有作品都集成在游戏启动器上展示,玩家便能像在短视频平台一样去关注开发者,与他交流,了解并第一时间试玩他的作品,成为开发者们最直接的受众。
(《我的世界》开发者平台内的众多板块)
平台运转起来后的下一步,则是提高创造者的生产效率、帮助创造者变现,这也是如今国内大多数创作者平台正在进行的阶段。如bilibili、抖音等都推出了平台内的剪辑工具,并逐步完善创造者的收入模型,启动孵化机制。《我的世界》在几年前就着手开发了一系列开发工具:MC Studio、MOD SDK、Apollo PE服务器。同时配备使用教学,降低创作者的技术门槛,促进从创造者生产到变现的生态链。
(《我的世界》为创造者所提供的开发工具)
在2021年,《我的世界》让我们看到了更多元的一面:扶持创作者探索多方合作模式,与抖音快手虎牙等平台组建“模组品鉴团”、推出“开发者探营”等项目。让玩家,开发者和外部内容创作者之间从分离的个体走向资源往来。探索外部平台合作,为自身吸纳新鲜血液,也为创作者提供了游戏官方之外的资源。
(《我的世界》游戏内集聚了创作者们的各类作品)
可以说《我的世界》早已抛开了纯沙盒游戏的概念,成为了无数创作者们玩法,视频,各类型作品所组成的的内容生态。据《我的世界》2020年官方年底发布的数据,其中国版已发展出了超12000支独立开发团队、55000份以上的游戏内容与日益见长的创收,足见其对创作者经济发展的激励作用。
创作者生态全面铺开,领域融合的新风向
正如前文所说,随着创造者经济的价值越来越得到关注,创作者环境势必会朝着更开放的方向发展。这其中最明显的一个体现,就是各类创作者平台正在陆续推出各种形式的创收工具。
例如YouTube、Twitter这些生产消费模式相对稳定的成熟平台,近期就提供了超级订阅,粉丝定制内容等新服务。通过差别化产品,进一步细化消费群体。在给消费者体验升级的同时,鼓励生产更多类型的内容,为创造者带来多层级的收入。这也是我们看到,《我的世界》虽积极地向着多领域拓展,但工具的更新与平台的完善,仍是每年发展的重中之重。
如今Z世代已开始把UP主、主播等当做自己的职业,在展示自我、通过爱好赚钱的基础上,向着建设个人IP,甚至更为专业化的方向发展,持续释放个人表达和创作的需求。与此同时,新时代网民日渐成熟的付费意识,进一步推动了优质内容的产量与质量。这种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相互提升,无疑将大大加快创造者经济的发展进程。
游戏领域同样也无法置身其外,它本身就是一种刺激创作欲的产品,例如先前众多玩家投身至Steam创意工坊、游戏视频制作等创作者领域的潮流至今还未停歇。而在未来,直播、视频、论坛等内容平台也将撮合游戏产品与创作者之间的深层来往,推动游戏产品开放更多权限于玩家发挥创作。
在创作者生态全面铺开的当下,《我的世界》作为游戏领域内极具创造者平台特色的一员,将在创造者经济逐步走向领域融合的新环境中激发出怎样的潜力,且让我们拭目以待。